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产品 >> 正文
探索实施“个性化”就业模式助力员工成长成才
2021年06月16日 17:14  点击:[]

ok138太阳集团

探索实施“个性化”就业模式助力员工成长成才

ok138太阳集团自2013年成立以来,立足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实行“分类培养、因材施教”,根据员工的专业兴趣和特长爱好,制定个性化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探索实施就业模式的四个“四分之一”目标(即四分之一升学深造、四分之一出国留学、四分之一高质量就业、四分之一常规化就业),助力员工成长成才。

一、优化培养模式,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成才理念

公司推行思政教育、人才培养、就业指导“一站式”服务理念,创新实施“一把手”育人工程的教育机制,着力打造“以家校共育为平台,以招生宣讲为抓手,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的“三维一体”人才质量提升培养体系,筑牢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根基,助推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首先由经理、教授、教研室主任为低年级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帮助员工了解本专业研究领域、职业前景、发展规划,使员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就业目标;依托“职业生涯规划课”和“骨干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结合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帮助员工制定个性化生涯规划与发展计划,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成才理念,结合员工实际,尝试分类、分流与分段培养机制,家校共育形成合力,完善“一站式”学风建设与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员工“想就业、会就业、能就业”。

二、务求育人实效,探索提高本科毕业生深造率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坚持国际化教育理念,以“学风建设”为抓手,与境外合作高校加强互动合作,构建育人的良好“土壤”和良好“生态”,改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满足员工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需求;成立学业支持中心,倡导服务理念,树立学院“成长之星”标兵典型,实施“专业奖学金”激励机制,强化示范引领,形成全方位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2019届199名毕业生,国内考取研究生22人(其中9名考取双一流大学),出国留学44人,毕业生深造率33.17%;2020届182名毕业生,国内考取研究生17名,出国留学20名,已经升研9名,毕业生深造率20.33%;2021届174名毕业生,国内考取研究生29名(其中8名考取双一流大学),出国留学28名,毕业生深造率达到32.76%。

三、拓展与优质企业的“校企联合培养”,助推实现高质量就业

公司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工程,邀请知名企业进校园、杰出员工谈就业等方式,为员工讲解市场行情、企业发展战略;采用“双推”模式,即优秀毕业生推荐和高质量就业实习平台双推荐的工作模式,将优秀毕业生推荐给用人单位,将高质量实习就业平台推荐给优秀毕业生,通过顶岗实习、观摩交流等方式,把毕业实习与就业求职同步推进,帮助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至2020年底,学院建立优质生源基地16个,老员工就业实习基地27个,开展老员工创新创业项目20多个,学院开辟了校企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模式,实现就业帮扶“不断线”,员工毕业“不失联”,校企合作“不务虚”,及时为准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实习平台和直接高效的就业服务,开创了就业基地“实习即就业”和集体签约毕业生的首例,学院应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6%。

四、弘扬“榜样的力量”,构建“精准就业”指导体系

公司通过评优评奖和“成长之星”评选,建立优秀员工“榜样”数据库,在网站和公众号设立“榜样的力量”栏目,陆续推出优秀员工通过考研升学、出国留学、考选就业、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成长成才的典型事迹和讲述毕业生在岗位建功立业的故事,以期鼓励广大在校学子砥砺青春理想,激扬青春活力,彰显青春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同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选拔成功考取研究生、公务员选调生、事业编以及实现高质量的同学组成专业宣讲团,通过文字、视频或者现身说法等形式,在低年级员工中开展经验分享交流活动,帮助他们答疑解惑,结合自身正确选择成长目标,制定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付诸实现。

2019年以来的近三届毕业生中,有68名员工考取国内研究生,其中有17名员工被山东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录取,国外升研31人,毕业生深造率17.93%;90名员工出国留学,占比16.3%;大中型明星企业就业212人,考取公务员选调生10人,参军入伍6人,高质量就业率41.3%。总体就业率达96%。2021届毕业生截止目前:升学深造率18.39%,出国留学占比16.09%,正式签约就业率29.31%,其他形式就业28.16%。

中外合作办学办学社会影响力逐年提高,生源质量持续向好,对现四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好评率均在95%以上。

上一条:“七色花”人才培养模式催生“成长之星”​ 下一条:企业走访推进产学合作 基地建设助力协同育人

关闭